top of page

社創關我事?!-社創與教育


中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包括國民和全球公民身份認同、寬廣的知識基礎、語文能力、共通能力、資訊素養、生涯規劃,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價值教育亦是四個關鍵項目之一。迎向教育4.0,這些要素只會日益重要,作為與時俱進並具前瞻性的教育工作者,又該如何運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寬廣而均衡的課程,包括全方位學習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經歷,以拓寬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並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回應未來世界的發展?


為此,我們與社創校園的團隊合作今年的聯校教師發展日,透過社創作中介,希望讓身於教育4.0時代的教師同工們,藉體驗式學習的親身體驗,引發他們思考善用社區資源,擴闊學生學習經歷及探索個人成長的可能性,也讓他們反思和交流社創與教育的關係,共同應對教育4.0的挑戰。


是次聯校發展日先由謝博士向同工分享香港社創教育的理念與現況,並安排了青年社創家的真人圖書館分享及體驗予同工參與,包括「VR認知障礙症體驗」、「少數族裔文化體驗」及「VR侏羅紀自然教育體驗」,讓他們一嘗社創教育這回事。體驗結束後,我們透過「4F反思法」及「See-Think-Me-We」,讓同工表達對社創的想法感受,並分享日後應用於日常教學的可能。



令人鼓舞及有趣的是,大部份參與是次體驗活動的同工都表示,會將分享及體驗的啟發應用於日常的生活及教學當中,並對體驗活動予以肯定,認同社創及體驗式學習,相比只於課堂傳授知識或正式課程內容,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及趣味,提昇學習效能及孕育同理心。「希望在未來的服務學習中,同學有更多機會接觸社企,積極參與,對⼈⽣有更廣闊的視野。」「體驗學習較閱讀書本的知識更容易讓⼈明⽩。」從同工這些的回饋與反思發現,社創教育其實不難獲得教師認同及接受。


誠言,踏入教育4.0的時代,教育模式和教師角色已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數位教學已蔚然成風,更是教學現場的趨勢,教學的核心由以往的「教師為中心」轉移至「學生為中心」、從能力導向轉型為素養導向,學習再不止是被動掌握知識及技能,而是訴諸共通能力的培養。故教學方式必須具備體驗式和生活化的要素,並貫通不同學科知識和學習領域,令學生更能感受當中的意義。


另一方面,教師角色亦從主要教學者、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促進者及引導者,需為學生設計更多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和環境,讓學生能在學校中真實體驗生活世界可能遭遇的問題,並整合所學,實際活用在生活裡,從而培養學生自學力,成為終身學習者。



正如當日謝博士的總結:「面對未來教育需要,我們更應該創新、合一,以及面對任何困難時期,都要堅守教育基本同基督信望愛精神,繼續讓下一代可以關愛社會中的弱勢及社區以至世界的需要,並在老師的關懷同鼓勵下繼續成長。」我也相信以技能、素養為主導的社創教育正好回應了這兩方面的轉變,走在教育變革最前線的教師,也正好藉此契機,以身作則,將社創教育結合日常教學,從下而上開展教育變革,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化為知識的共創者和情境問題的設計者,為時代的挑戰作好準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