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的定義
近年,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與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出現,不但模糊社會與企業的界限、轉化非營利組織的思維,更改變政府的公共政策向度。
一般來說,社企既是一盤生意,又要達致特定的社會目的,例如提供社會所需的服務(如長者或年幼學童的支援服務)或產品、為弱勢社群創造技能培訓和就業機會、環境保護,而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繼續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簡言之,社企的基本目標是達致其社會目的,而非只將利潤最大化以分派給股東,但亦需要維持穩健的財務發展。
與通識教育科的關係
通識教育科課程包括認識香港熱門議題及認知不同持份者的看法,雖然能令學生涉獵不同範疇的知識,但教師需要在短短168個課時內完成12個廣泛的主題,對於師生來説均是挑戰;而且很多時候未能有足夠平台將所學議題聚焦、深化、持續,同時課程文件(《中學教育課程指引》第七冊︰全方位學習及體驗式學習)亦提倡體驗式學習。體驗學習的理念也可以是我們作解說時的重要基礎,從體驗學習的進程可帶給學習者一手的經驗,從而體悟所學的具體意義。而接觸或參觀社企,正好能提供這樣的平台,讓學生真實地透過體驗式學習,實踐「知、明、慣、行」的轉化理論。
所謂「知」就是學生通過通識課堂了解香港熱門議題及認知不同持份者的看法。「明」就是體驗式學習的過程,透過安排學生接觸或參觀社企,體驗及了解其運作,從而探討不同議題,如人口老化、環保、文化保育、平等機會,從而培養高階思維及明辨性思考,有利各單元的學習。習「慣」養成關心社會弱勢社群,就如社企「土作坊」提倡公平貿易,盼婦女可自力更生。而「土作坊」的營運制度很特別,婦女們不領薪水,只收取代用券,換取等值的物資。因其有別於一般工作思維,如學生能親身體驗,不但增強例子描述的能力及說服力,而且有機會養成一個關心社會弱勢社群的習慣性,從而提升人文素質。最後,「行」則是實踐社創,由寫計劃書以至成為社創義工或加入社企工作,藉此建立新的社會關懷文化以至於社會議題所發揮功能。
透過工作坊的體驗活動,學生能夠從中看到生命改變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賦權(empowerment),弱勢不一定只能是接收者,透過發揮他們長處,自我充權,讓他們自我創造就業機會,改善社會問題,施受轉化,達致助人自助的效果,同時亦能配合通識教育科課程中強調的知識、技能、態度三者平衡。
政府亦可大力推動社企的發展,向社會各界人士及機構提供一個新渠道,用具創意的方式以滿足不同組別的需要,利用企業與非牟利組織之間的空間,並以此建立新的關懷文化及促進社會和諧,甚至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
「二十一世紀通」專欄文章由 ROUNDTABLE EDUCATION提供,由通識科與人文學科老師撰寫教學心得和探討學科議題,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和轉移知識的能力,裝備學生面對二十一世紀不確定的社會,成就能適應各種變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