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全球經驗
近日留意到YouTube頻道「新德莉莉」,一位說流利廣東話的印度裔女生,以幽默對答,分享居港少數族裔的求職困境。文化差異造成的負面標籤需要時間來解決,但少數族裔的個人身分認同和對社會的投入程度,值得細想。
讓非華語學生融入社會的迷思
非華語學生的中文不見得一定比本地學生弱,他們廣普流利,更通曉香港文化。然而,讓非華語學生融入社會的迷思在於,是否中文愈好,便代表他們會全心投入社會,在未來的香港佔一席位?
作為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老師兼社企創辦人,我亦反思,為何香港能夠孕育出字正腔圓的南亞裔記者利君雅,卻仍存在一群在港土生土長,但對香港感到無所適從,視香港為居住地而非「家」的香港人?
走出課室的「香港仔女」
在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下,從「鬼仔鬼妹」到「香港仔女」,語言並非最大障礙,對香港社會的投入度才是關鍵所在。有次在課堂上談及本地新聞,警覺學生對香港社會的了解度低,投入感薄弱,平日只關注國際熱門大事。世界大事固然重要,但從個人、本地以至全球的角度來看,若對本地議題認知不多,何以論天下事?身處多元社會,不論種族,中文只是語言工具,只有用心關懷社會,尊重自己的身分與身處的社會,才可教曉學生視香港為家。
因此,我期盼把社創教育帶進校園。以教育局提倡的「開拓與創新精神」為本,輔以走出課室的社創培訓體驗,讓學生自組活動,找出與香港社會的連接點,幫助弱勢人士。從校園中的被欺凌對象,到社會上的單親家庭,又或是從自身經驗中獲啟發的少數族裔,盼讓學生從獲得第一身另類體驗中,突破固有觀念,達至明白他者經驗,親身力行,認識他們的所在地。
當學生通過關懷社會塑造自我,助人自助,這將是讓非華語學生全心投入社會的最大推動力,亦是助所有學生了解香港社會的最佳學習時機;先學習尊重和關懷身處的社會,再去關懷全球。
通向全球的大門
要助學生融入社會,便應使其學習成功社會創業家,以創意回應香港和不同需要的弱勢社群。以下僅設兩道思考題供讀者思考:
通過社創教育,會對中學生帶來什麼改變?
通過鼓勵學生實踐創業家助人自助的精神,他們將如何促進共融,加強社會凝聚力?
全球素養
尊重文化差異和關懷全球的態度是全球素養的兩種元素。中學生亦是社會中的持份者,通過社創教育,可以培育他們解決問題創意思維,並指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了解身處的多元社會,由己出發,在不同範疇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全球素養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提倡的概念,同時在2018年引入為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的一部分。本專欄每次均會為大家帶來其中一項元素。
刊於:《星島日報》中學學生報 《S-file通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