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nSE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受訪者:何樹顯助理校長、劉冠亨老師



學校身為社區的一部分,理應是社區的重要資產,不只是一座座落社區的建築物。然言,香港的學校雖遍佈於各社區肌理,但與社區的關係可謂疏離割裂,社羣普遍只視學校為學生上課、教師傳授知識的場所,學校亦鮮有參與社區事務。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譚李麗芬」)近年致力推動「1.5 公里體驗式學習圈」,以校園空間為經,社區參與為緯,重新連結學校與社區,將學校搖身一變成「友善社區學校」,結合社區營造、跨代共融及社區共享空間,轉化學生的學習歷程,連結社區資源,讓學生的課堂與生活結合,做到真正的活學活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也打破社羣對學校功能及角色的既有想像。我們邀請到譚李麗芬助理校長何樹顯(「何助校」)及劉冠亨老師(「劉sir」)分享當中的理念。


「友善社區學校」的起步點


何助校指學校主動走入社區,讓社羣認識學校已是現今的常態,教育局亦要求校長需認識社區所擔當的重要角色,建立學校與社羣之間的聯繫,可見連結社區是學校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何助校坦言現時普遍欠缺的是「思維改變」,作為協助學生學習的變革推動者,學校校長至老師都要意識到「友善社區學校」不單符合學校長遠發展的利益,也回應學生體驗式學習的需要,並由下而上逐步凝聚和建立「社區學校」的共同願景,讓全體教師都投入參與。


何助校及劉sir均深信不少學校都已具備發展「友善社區學校」的基礎—把社區元素結合課堂,只是老師未能自覺社區資源的便利。何助校舉例,一直以來,不少學科的學習單元都要求老師尋求和善用校外資源支援學與教,老師其中一個常用的方法便是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四處考察。何助校指,譚李麗芬的經驗發現,這些活動成效不彰,學生的精力往往消耗於舟車勞頓,致投入不足,啟發我們反思倒不如取近捨遠,讓學生由學校所在的社區出發,減少交通勞頓而增加學習時間,「1.5 公里體驗式學習圈」亦由此萌生。何助校相信只要老師將視角拉回到社區,把學與教的資源取之社區,並籍此讓學生走入社區作體驗式學習,「友善社區學校」便能踏出第一步。


「學校社區化」


除了讓學生「走出去」接觸社區,開放學校資源與社區共享,讓社區人士「走進來」校園,與學生共同學習、互動參與,亦是「友善社區學校」的核心。何助校指校方近年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CIIF)資助,以「資源共享」及「開放校園」的理念,將校內部份課室改用作社區中心,以服務年輕長者為主,提供多元化簡易運動體適能課程培養長者成為「助教大使」,並由他們教授社區人士簡易運動,及協助社區人士使用校內資源,營造校內空間成為社區聚腳點及支援社區年輕長者的網絡。這群長者也會與學生義工走在一起共同學習,互相傳授知識,更會一同策劃不同的義工服務,如定期探訪社區獨居長者,回應社區需要。何助校稱這些將社區帶進學校的做法頗為重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持續的社區情景作體驗式學習,改變過往單次性、缺乏延續參與的學習模式。


劉sir補充開放校園的關鍵是將學校空間與社區有機結合,以回應或填補社區的需要,不只是純粹的場地借用。我們當初便是發現社區的年輕長者有其獨特之處及社會資本,老人中心未必是最適合他們的社交及活動場所,反而學校的場景和與青年人相處的機會才能發揮他們所長,透過實踐跨代共融的知識共聚,成功促進長者、青少年和社羣的鄰里關係。



學生最大轉化:自主學習


面對未來教育4.0,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可謂是每間學校的目標。何助校及劉sir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友善社區學校」正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佳路徑。當「社區學校化」,社區便成為學生學習的場所及資源,擴闊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及「空間」,不再受環境及教材等框框所限,並有助學生將知識與生活結合,達致真正自主學習。


何助校更提出「友善社區學校」不單回應了未來教育4.0教師角色之轉變,也填補未來教育4.0不能發揮的功用。何助校解釋,未來教育4.0時代要求教師更好地發揮促進者的角色,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將更為削弱,而「友善社區學校」正是讓老師成為促進者,促導學生使用社區資源學習。


此外,即使數位科技如何發達,也始終無法取代及發揮「友善社區學校」的作用:讓學生學習建立人與人的連結。何助校及劉sir都強調「友善社區學校」的珍貴之處在乎學生可以透過與不同社區人士的接觸,學懂與人相處及溝通的技巧,學習建立人際關係以至社區網絡,這些終身受用的智慧都是其他學習歷程無法替代。何助校笑言,周不時仍會聽到不少批評,指現今的學生只顧「玩手機」、沉醉虛擬世界而不善社交,對他而言,這或許是學生缺乏社區場景學習,當學生走入社區,他觀察到的是學生的投入及自信,還經常看見不少學生到區內小店噓寒問暖,甚至關心社區的小動物,這都是「友善社區學校」的可貴。


何助校及劉sir都期望譚李麗芬「友善社區學校」的實踐能為其他學校發揮示範和參考作用,鼓勵更多學校重新連結社區,將學校定位為社區的一份子,賦予學校於社區的生命力,令學校為全社區所共有,與社區共生,不再是那種予人重門深鎖,封閉的空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