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eresa

擁抱失敗 培育敢於試錯創新的文化

擁抱失敗 培育敢於試錯創新的文化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2019年公佈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的統計數字,香港學生相比其他國家的學生缺乏成長思維,經歷失敗時會相較擔心他人的評價和目光,也比較難於從失敗中復原。究其原因,香港教育的體制以成績分數主導,主流教育都是職業導向,以扣分制度評核學生,令到學生以避免錯誤,避免失敗,大大抹煞了學生創新的可能性和承受風險的能力。


然而,害怕失敗的文化是可以改變的。芬蘭社會的主流文化原本也傾向避談失敗,有見及此,阿爾託大學(Aalto University)的學生2010年開始舉辦「失敗日」,邀請成功人士分享他們失敗的經驗,並鼓勵大眾提起勇氣一起聊聊失敗。「失敗日」現在已是芬蘭每年一度的盛事,除有助當地創新經濟的發展,也啟發其他國家和城巿。


承接芬蘭阿爾託大學的啟發,失敗學院的成立是希望提倡「擁抱失敗」,建立從失敗經驗學習和成長的教學體驗,以回應日益嚴重的學童精神壓力問題,也為培育敢於試錯創新的年輕一代。


失敗學院透過舉辦活動傳遞試錯創新的文化

失敗學院透過舉辦活動傳遞試錯創新的文化


失敗博物館 沉浸式戲劇體驗


失敗學院的團隊設計沉浸式戲劇體驗「失敗博物館」,創造一個共同體驗的平台,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失敗和韌性的價值。通過講故事、角色扮演和互動練習,家長可以陪伴孩子生動地體驗面臨失敗的人物的旅程,使孩子能夠聯繫和反思自己的經歷。戲劇形式鼓勵情感參與,可以促進深層次的聯繫,為孩子個人成長和自我反省打開了大門。


此外,沉浸式戲劇的形式鼓勵冒險和復原力。孩子有機會透過戲劇中的人物,走出舒適區,嘗試不同的方法,並從失敗中學習。他們可以練習適應性和解決問題的技能,發展必要的復原力來駕馭挫折和克服挑戰。沉浸式戲劇給予孩子投入他人角色的機會,亦促進建立同理心。通過探索不同的角色和他們的經歷,孩子獲得對他人觀點的洞察力。


建立具包容性和同理心的社區


失敗學院鼓勵家長和孩子在體驗活動之後,就着「失敗」的主題進行深入的對話。深入的對話可以改善理解,減少代際差距,並通過對話創建共享的價值觀和目標。當家長公開討論自己的失敗和挑戰時,孩子會學到失敗是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從而減少恐懼和焦慮。


透過一場又一場「失敗博物館」的活動,失敗學院希望可以連繫同樣相信擁抱失敗的家長,組成一個具包容性和同理心的社區,為孩子建立一個容錯的環境。亦希望把「失敗博物館」的經驗帶進學校,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內建立鼓勵容錯、試錯的思維,為香港的年輕一代創造一個少一點焦慮、多一點勇氣和創造力的成長環境。


-ˋˏ┈┈┈┈

社創小介紹

失敗學院是啟發創造未來的地方。失敗學院希望編織一幅充滿活力的教育織錦,將現實世界中的「失敗」融入教育課程。教育不僅是培養下一代知識,還需培養人的韌性和創新精神;不只教育批判性思維,還有人類的同理心、創造力不讓一個學生因「失敗」而掉隊。


失敗學院旨在透過補完目前傳統教育體系中存在的挑戰, 嘗試推動改變香港教育面貌。計畫秉承 「失敗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理念,旨在向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灌輸一種堅韌 Resilience)、適應 (Adaptability)和創新 (Innovation)的文化。 透過推廣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和提供支持性環境,培養下一代的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和創造力等基本技能,為他們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取得 「成功」 做好準備。


關於創辦人

黃梓豪(Thomas)熱衷於啟發式教育和人才培訓。畢業於產品設計學系,使他能夠從客戶的角度和市場需求來開發創新產品。 Thomas在創新領域十多年,創立過多家初創公司,業務由共享汽車平台、自拍館實體店、人工智能公司團隊,到現在的 「失敗博物館」。他主要負責公司的體驗設計、產品開發及業務發展。同時他亦是一位用戶體驗設計師 (UX)和認證樂高 ®認真玩®導師 (LEGO SERIOUS PLAY),他喜歡透過啟發式教育和創造有價值的體驗設計,去啟發人們共同為人類 建設一個更好的未來。 


他的願景與其公司的願景相同:「從每一個人開始,讓世界閃耀著光芒。」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