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柯維(Stephen Richards Covery)博士生前談及事業時,總綱是:「為自己著想,但不忘他人的權益。」而社創,正正就實踐了這句話。青年就是社會的未來,而讓未來主人翁及早學習社創,正是讓他們不單只顧自己,更會關心其他弱勢,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力改變社會,我們所設計的社創歷程以社創六部曲為基礎,一步步走向社創之路,大體可分成四個步驟:探索、學習、實踐和共同成長。
第一階段:探索
社創在市場經濟中高舉人的價值以及顧及自然環境的重要性,既能關懷弱勢、關注不同社會問題,同時學以「綜效」的方式,選取現存制度中的優點和資源轉化現存制度的不善,幫助他人轉化社會。在這個階段,我們將培養青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時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社交能力,並透過不同體驗活動,讓他們學習如何將這些經歷、興趣和關心的議題,轉化為社會創業的藍圖與實踐的機會。
第二階段:學習
社會創業雖不是以賺錢為目的,但亦以此為手段,讓企業得以自負盈虧,以可持續的方式助人。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將注重培養學生的領導力、實踐能力及教導合適的社創工具,在起步前懂得衡量:是否知道自己這幾年要走的路,以及所用的方法是否一個最好的方式,去回應所關心的議題。而事前所設計的藍圖、每個階段的指標不是枷鎖,而是一個可計算和量度的路徑,讓青年社創家知道自己離預想的願景近了還是遠了,有沒有行歪走錯?當中所學習的工具和知識,也是為了預防在發生突發事情時不會驚慌失措,反而因為預計過,頭腦思考過,就算遇事都能夠針對地作出微調。
第三階段:實踐
柯維博士在其著作中指出自己得到「第三選擇」的靈感緣於非洲班圖人(Bantu)的「烏班圖」(Ubuntu)精神。它的意思是「我是因為大家存在而存在」──其核心精神就是肯定每個人的自我,而人性的本質則是讓我們彼此相連。「第三選擇」的想法看似複雜及過於理想──所謂「烏托邦」,然而社會創業卻正正於當前制度中充當了轉化社會的「第三選擇」。當青年開始實踐他們的社創計劃,將想法化為行動,不單保留他們的赤子之心,記得所做之事都是為了幫人,更在在助人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志向和快樂,將美好的意願透過實踐,感染他人、成就自己。最後,也能整體讓社會受益。
第四階段:共同成長
在整個社創歷程中,青年並非要獨自承受,反而一些正在經歷同樣困難,或是剛剛經歷過的同輩,能夠提供寶貴的意見之餘,亦能成為他們心靈上的支援,共同建立一個社創生態圈。在這生態圈中,青年社創家不斷增長知識、結識新的朋友,展開新的網絡和人生。個別成熟的項目會走得更遠,成為社創或繼續發展;部份退下來的項目也能繼續成為支持者,促進整體社創發展,甚至日後進入工作場景也能以社創家的頭腦和心思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終點是帶來系統性變革,卻要小心每一步是否走上歧路
然而,社創家不是全能的人,在關懷他人的同時更要了解自身的限制,相信同行的力量。作為社創家,更要放低身段,要相信「一人百步,不如百人一步」,城市的轉化及改變不可能只靠一個人/一群人,而是由無數的人一同努力及心存好意才可以改變。將身邊的網絡結聚成為一種跨界別的創新動力及組織體制,以「綜效」的方式嘗試以新的切入點去解決社會問題,才能為社會提供可持續的方案。所以,如何跨界促成系統性變革階段,結合社會上不同的資源及創新,變成一個新的模式,對抗或填補現時社會的問題或漏動。經過長時間發展,由私人領域的改變擴大至公共領域,並帶動持份者重新設計或建構整個系統。系統性變革受不同的元素互相影響,包括社會行動、營運模式、法律及條文、數據及基礎架構和創新思維的出現。當大部分人都相信事情有可為之時,系統性改變便成為實然,香港社會創業已由「社企綜援」發展成大規模應用的層次,並且結合各界,形成一個自足的生態體系。
很多時候,社創家對一個群體有同理心是社創的起點,但這不應該是終點。如只著重照顧眼前的群體,最終可能只是流於表面的關懷和照顧,而忽略背後最深層的問題和痛點,甚至有時導致將「弱勢社群」再定型/更加邊緣化的問題。要真正解決問題、轉化社會,就要了解不同群體或議題是在怎樣的一種歷史、政經、社會、文化脈絡下所產生,從而反思有關議題為何會被界定乃至建構成現存的狀態。我們不能一下子消除歧見,反而是要深入了解問題的根,然後才能真正針對議題需要。然而每當我留意和認識不同社創參與者的心思和想法。越想就越泛起了一個想法。我們在幫人的時候,會不會加了某一種「被助者」的定型,又或者,我們會不會為了達到一種的「目的」,例如:為申請一個基金,而將事情想的世界近了還是遠了?以上指的問題可能不是一群的青年,而是所有社創家、社工、或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要共同反思,再想怎樣實踐。越近成功,越要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