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創專欄
Search
新常態下的社會創新
疫情持續至今已10個月,新常態正改變群眾的生活模式。 肺炎肆虐,全球至今已有3,400多萬人受感染,死亡人數突破100萬之多。各國為防止疫情在社區擴散,不惜大幅減少經濟活動──飛機停飛、國際賽事取消、餐廳關門、消遣娛樂活動暫停等等,在疫症爆發初期的中國以至後來歐洲多個城市,...
「耆」樂融融 - 歷耆者
常說:「老有所為,長幼共融」,但到底長者的生活是怎樣的呢?他們又有什麼需要?為了令大眾切身感受到長者生活上的種種困難,兩位「九十後」年輕人創立了「歷耆者」,讓你預先體驗你年老時可能面對的事。 兩位「九十後」年輕人創立「歷耆者」,讓參加者體驗你年老時可能面對的事(圖自:歷耆者...
Seeing A.I.- 視障人士的眼睛
看不到書,Rolling Books將書製作成口述影像、點字、觸感、紙雕還有pop up book,讓非健視兒童都可以閱讀;點字位置不顯眼,Braille Neue就將文字結合點字,令視障人士能更輕鬆找到點字,亦可節省空間;看不到食物的有效日期,觸摸Mimica...
【二十一世紀通】應試方略——評估措施成效
世界各國在2020年面對新冠疫症,推行多項防疫政策及措施來減少受感染人數及截斷傳染鏈。防疫措施主要分針對受感染者,包括醫學監測、實驗室測試、追踪接觸者、隔離、疫情調查、源頭消除控制和港口衞生;而針對未受感染的大眾市民,則包括風險溝通、個人防護和群眾防護。香港在9月推行的「普...
可能是世界上最了解你心情的咖啡
大家每日有喝咖啡的習慣嗎?如果有一杯咖啡會因應當日天氣溫度、購買時間,甚至是當日的頭條新聞得出的快樂指數等等因素沖調而成,會不會令你的咖啡更稱心滿意呢? (圖自:Preface Coding) 香港編程學校 Preface Coding 與一間位於天后的咖啡店...
深耕細作的社創果實
豐盛社企學會於新會址與新舊社創家交流分享 一顆種子落地後能否結出好的果子,除了要看陽光、水份是否充足外,還需要農夫的悉心耕作。若前期不把泥土翻鬆,種子落不到泥土深處,便難以紮根成長;成長期若任由雜草叢生,便會阻礙幼苗吸收養分。協助青年人做社創便是這麼一個深耕細作的過程,如何...
海藻的第二紙生
發泡膠經過加工可以造成衣架、相架、牆腳線等產品;塑料膠瓶經過研磨後捲成紗線,最後可以編織成帆布鞋的帆布;月餅鐵盒亦可改裝成手風琴。大家又知道海藻可以「變身」成為甚麼嗎? 如果你生活的地方因為大量的海藻令生態環境受損,你會把海藻「變身」成為甚麼? (圖自Pablo...
香港青年與「新貧」
大學學歷勞工面對職位錯配,加上置業困難,令青年有機會成為「新貧」 香港是一個富裕的國際都會,表面上貧窮問題並不嚴重,可是繁華背後,香港社會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及財富分配不均。其實早於八十年代初期,已有學者提出香港社會出現「富裕中的貧窮」,當時全港約有...
摸得到的日期
你會怎樣知道食物是否已經變壞?查看使用日期?觀察它有否發霉?還是直接食用?你或者可以透過以上方式決定食物的去留,但視障人士又怎樣知道食物是否已經變壞呢? 想知食物變咗未?Mimica touch 幫到你! Mimica Touch是一個對溫度敏感的瓶蓋或標籤,用於確認食物的...
點點字體
由於視障人士所使用的「點字」同大眾通用的文字在形體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點字的位置都並不顯眼,有些商場的設計甚至遺忘視障人士的需要,例如升降機樓層嘅數字沒有點字,視障人士要憑著直覺才能到達目的地。 有見及此,日本設計師高橋鴻介就設計了Braille...
讓經歷轉化為成長的助力
參與創新日營的年輕創業家透過三星期網上課程,將構思變成一個實踐項目。 今年暑假又有200多位年輕創業家上我們的創業課,由構思到完成計劃書,再到正式報告,也不過三個星期的時間。課程中固然能學到很多實用的知識,但背後更重要的是一個個願意為了追求夢想、願意為了助人,願意為了其他人...
救救發泡膠!
在疫情期間我們買外賣的次數增加,有環保組織估算每個星期香港人大約消耗1億件即棄塑膠餐具和發泡膠盒。既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備飯盒的習慣,不如我們多做一步回收發泡膠盒? 現時「迷失的寶藏: 發泡膠回收行動」,在港九新界不同地方都有回收點,而「迷失的寶藏」在Facebook專頁亦有...
bottom of page